心善寺每年都將在年中左右的時候舉辦一次,一年一度的三皈五戒法會,今年的舉辦日期是在年中 6月30日!每次的法會內容都大同小異,先是灑淨然後正受三皈依,因為你有三皈依才有可能受五戒,所以三皈依以後就是正受五戒,不管三皈五戒都是直得慶賀的事情,因為這都是一生的大事--終於進入佛門可以開始起超生死的大事的旅程開始;戒為無上菩提本,沒有這個本,後面的修行都不用說了!
上午正受以後,中午佛前大供,下午則由有持五戒有心得的居士講解五戒的內容要如何持才能持得好!
這次我們在臉書的官網上 貼出在家師兄分享教授在家持五戒的心得,有人產生質疑,認為這是白衣上座說法;
這一點 要澄清---在家菩薩戒當中有一條---僧不聽說法則自作戒--白衣是否可以說法,在這條戒當中就是最清楚的說法!
白衣要說法 必須要有出家比丘的認證認可,他就可以說法;更何況 在家居士的五戒 能夠由有心得的居士講解實地的生活中怎樣持好五戒,會比出家比丘更貼切在家人的生活方式!
白衣上座的大忌,主要是你陞座說法 出家僧在底下當學生的情況下,你再來提 白衣上座的戒律細節的問題,才能比較恰當!
如果是久修居士對於新受戒 剛接觸五戒的居士,提供持戒的心得!這個並不具備白衣陞座的問題!
如果刻意的矯枉過正,並不符合佛陀的精神;如 佛陀時代 也有很多居士說法 被列為佛經;在小乘經典 這是不被允許的,小乘經典壁野分明,只有佛說的才能稱為經,如果是佛弟子說的就不能列為經當中!
在大乘法來說,菩薩有很多都混跡在在家當中,他的身份地位 有時候超過 聲聞;如
都是佛陀所認定 等同佛說 代佛宣說的的經典!
這一點尤其在 佛初成道所講的大方廣佛華嚴經 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叁,絕大多數的菩薩善知識 都是在家身份,你不能說他的程度跟身份都不夠資格講經度眾!
應該說是--佛法的僧團倫理,還是以出家為主軸,在家為護持的身份 為主要!相對的在家居士 除了少部分的偏激份子,很少 有逾越了 在家跟出家的分際!
以下是這次三皈五戒活動的活動行程表:
首先第一支香是灑淨,外淨道場內淨其心, 灑淨可以清淨戒場的莊嚴結界,三皈依的本身也是一種戒,不單單只有五戒,有很多人受了三皈,但是他的行為 並不是真的皈依佛法僧三寶,時時刻刻心裡並沒有三寶,那個也是犯戒!
灑淨還有一種意義就是恭請三寶臨場尊證,護法龍天降臨護法的一種宣告!
透過供養跟禮拜,能夠增上 受戒 三皈的福報,一方面 藉由外在的身口意三業的行為,替受戒前洗滌身心,以期能得上上品戒!
緊接著得戒和尚 主持灑淨儀式!
以下是影片跟照片的部分:
https://youtu.be/65cH5jltL_M
接下來是最重要的懺摩跟拜願,要享受戒清淨,必須身心清淨,但有無始業力所障,不能清淨,應當禮懺以懺前業!
禮懺是負面的改正!
要想真的受戒當下身心真實清淨,與三寶相應,一定要發菩提心願,才能與三寶真實相應!
菩提心 才能真正消滅無始無明業障!因為那是真心顯露,正所謂 千年暗室,一燈即破;如果我們光只有拜懺,拜無量劫也無法清淨無始劫以來的過失;但是 罪性本空,皆是妄業所成,只有真實心才能消除;如大方廣佛華嚴經 如來出現品的譬喻:
我們的罪 如罪積須彌山那麼高那麼大的乾草,你很難去撼動的;但是 只要菩提心如同小小的火苗 一點燃,再大的乾草業山,也會被迅速的燒得一乾二淨!這就是拜願的真實意義!
以下是 禮懺拜願的影片跟照片紀錄:
接著得戒和尚 正說三皈依的意義!
在這個時候,有些已經三皈依過的弟子 想要受五戒的弟子,在五觀堂內有 在家菩薩教導如何穿 五戒的幔衣!
也有大寮菩薩 替大家準備飯菜:
回到三皈依的大殿現場,三皈依的開示 還有菩薩在錄影!開始準備要正授三皈依了!
以下為正受三皈依的部分片段影片:
以下為 正受三皈依以後的開示部分內容:
接下來是 三皈依證領證合影留念,恭喜這些新舊受三皈依的菩薩 圓滿了三皈依的儀式跟功德:
緊接著是要準備五戒前的準備工作,小休息一會兒!
開始要請師--恭請得戒和尚 入壇受戒:
得戒和尚 陞座準備正授五戒:
大眾禮敬得戒和尚 恭請受戒:
開始正授五戒,以下是 正受五戒的影片跟照片內容,現場很多義工都來參與覆戒 加強對於受戒的印象:
接下來授衣儀式以後,大家穿好幔衣,聆聽和尚開示!
有些新戒子還不習慣 搭衣以後 要怎樣使衣比較自在,這都是正常的一個必經過程!
緊接著重頭戲來了,大家接受得戒和尚的五戒證書的頒證跟合影留念!
下一支香是佛前大供體驗一下寺院中的生活,下午是講戒!
留言列表